对话吉利淦家阅:不会退出燃油市场L3级技术今年落地
淦家阅:燃油车我觉得可以重点讲一下,的确,吉利的发展始终跟中国汽车发展的现状要匹配,我们在2020年之前,吉利新能源渗透率只有2.7%■◆■◆,那个时候三电的投入期,我们当时是比较少的,没有投入肯定是没有产出的,这个毋庸置疑。
刚才您问的是首先银河的发展,跟吉利大的战略挂钩的,是一脉相承的,吉利在2021年初的时候提出了“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其实是蓝色行动计划一主攻智能化纯电动汽车,蓝色行动2是主攻智能化节能新能源车,这两个蓝色行动计划一个是混动★◆◆★■,一个是纯电,就是能源多元化发展,推动新能源发展■■■★■◆,这是当时提出的一个大战略。
但在这两个大战略基础上,我们一直强调中间都是有★◆■“智能★★■◆■◆”两个字,智能是所有产品最终的状态,所有产品未来,无论新能源化还是非新能源化■■◆★,任何一种能源化,智能化一定是终极★■■★◆■,在智能化方面■■★■,我们认为对产品来讲都是未来走向终极的状态。
我举几个例子◆■◆■,吉利在2021年建立大模型团队,现在已经有400多人,如果加上数据的团队,我们已经达到接近500人了◆■◆★◆★。总的来讲,我们的布局是在整个汽车行业里面应该说是最早的,在这样一个能力的推动下★◆◆◆,我们做了很多在研发效率的提升■■◆■,既可以确保质量,又可以提升效率■■。
特别是我们前面几年大的投入期已经过了◆■■★◆,后面无非就是在产品上的投入,在平台化的技术上我们基本做了比较大的投入期,现在已经到了产出期■◆■,我们认为后面几年的产品不断地把我们的技术怎么样更好地提供给用户★★。银河我们特别强调,我们要打造高价值的产品■◆◆,高价值产品怎么理解?就是要打造质量一定要最好◆■★■◆,性价比一定要最高★◆■,一定要让客户有获得感,他花同样的钱买银河产品可以享受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宗旨★■◆◆◆★,谢谢。
关于国际化,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也随着新能源转型越来越快,中国的产品在全球竞争力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新能源技术能力可以说是领先于全球其他所有合资品牌企业的◆★■。
在这样一个状况下,吉利是在快速地推动全球化布局,我们把全球分成几大区域◆◆★,按照既定的部署来推动,比如吉利银河产品基本是按照全球标准同步开发◆◆★,同步部署,比如我们银河E5同时满足89个国家的标准,它的产品在国内一出来以后得到客户认可,我们紧接着在全球每个地方开始全面进入到市场当中,比如在马来西亚e.MAS7一上市以后,每个月的销量现在都是上升非常快的,上个月终端销量应该达到580台,这就是很多其他企业好几个产品集合的量,现在订单量还很大■◆◆★■◆,还没有完全交付。
另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印尼等市场,银河E5都上市了,订单量都非常不错,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这是在新能源这一块,特别是随着银河产品越来越多以后,我们认为对吉利国际化增长将会有比较大的推动作用。
我一直把算力和大模型能力定位叫X*Y◆■■■■,X就是算力,Y就是大模型能力★★★■◆■。X是一个基础,Y是能力的表现■★◆★。当X、Y最大的时候★■◆◆■,算力也好■■■、模型也很好的情况下,所有的AI能力将会更好,在AI上我们将会有很多这样的场景■★◆。
特别是在新能源方面,吉利在前面几年属于技术上大投入期,无论是在三电上,电池★★★、电驱、电控都是比较大的投入★★,同步在智能化方面前面几年也是同步在投入,很多人讲上半场是三电,下半场是智能化,我们是两场一起打的■■◆,同时在三电转型的时候智能化是同步在布局的◆■■★◆■,前面几年由于新能源的量没有那么大◆★★■★◆,肯定是亏损阶段的◆★,进入2024年,销量新能源达到80多万台★★,让整个新能源开始进入盈利状态,特别是银河◆■,以前每年都亏损,亏损蛮大的★■■◆,去年全面盈利,随着今年银河的量要达到百万银河,去年银河是49.4万台★■■■★◆,今年目标肯定要做到100万台以上★◆★,叫百万银河◆◆■★■,百万银河也基本增长100%以上,我们相信这么一个规模化出来以后,无论是在费用的摊销★◆★■■,还是固定费用的摊销,包括开发费用的效益,我们认为都是比较好的表现。
1、针对智能吉利2025战略,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您觉得是不是当时许下的诺言或者计划都已经实现了?有没有超出您想象的地方?有没有遗憾★★◆★■?
吉利紧接着就在同年◆■★■★◆,我们在2021年10月份发布了“智能吉利2025”战略◆◆,今年就是智能吉利2025年收官之年,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智能吉利2025的发布让吉利智能化路径非常清晰,我们围绕当时“一网三体系◆■★◆■”,打造一张智能吉利科技生态网,三个体系就是要打造智能制造体系、智能能源体系、智能服务体系。
智能吉利的科技生态网从哪几个方面打造?其实就跟今天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当时讲“一网三体系”要从芯片、操作系统、技术数据三个维度推进◆★◆★■■,也就是现在的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因为芯片就是代表算力,无论是车机端还是云端★■■◆,都是算力的支撑■◆,操作系统主要就是算法和大模型◆★,在技术数据主要是数据闭环◆◆◆,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推进的工作。
底盘操控技术是吉利非常擅长的■◆,我们通过AI控制它的数字底盘◆★★◆,可以非常精准地通过模型给你算出来,感知和算出来以后◆■◆★◆,扭矩的精准分配,控制好以后,根据路情就不会颠簸,整个车操控更稳★■★★■,AI赋能未来越来越强大。
要强化一个企业能力,我们始终认为,燃油车是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的新能源占有率超过50%,倒过来讲,燃油车还有45%左右的量,这个量是非常大的■★,我们是从2021年开始强调智能节能新能源车,节能新能源车既是混合动力车■★★◆■,同时也是油混车,吉利未来会在油车混合动力上将会持续加强■★◆■★,当然更主要的是聚焦,油车我们主要聚焦几个核心产品★◆,星越L参数图片)、星瑞,再加上博系■■◆■、缤系、帝豪系◆◆■◆★★,主要围绕这五大产品打造爆款,同步未来在这个基础上还将推出一些新产品,这种新产品还会是全新产品★◆◆★,我们将会补充我们的市场。
车东西3月30日消息,日前■■◆,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比如,我们开发了一个星睿AI云动力模型◆◆■,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实时感知外部的各项要素,我可以实时感知外部温度★■★、湿度■★■◆◆、坡度、高度■★,这些要素我都可以感知得到,但是当我们在没有AI的情况下,一般的车型标定匹配是按照高温、高寒■◆、高原的角度去做匹配的,我们通过AI的能力可以实时感知外面的温度★◆,比如3月份,今天北京气温很低■★,按照以往的标定有可能是比较高的温度在跑★◆◆★■,我们可以实时感知温度和湿度,可以随时做出智慧调节◆■★★★■,让它每时每刻都处于非常经济的运行状态,动力既不损失◆◆◆,也可以确保油耗比同类产品低10%~15%,这样在我们开发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
同时★◆★◆■◆,我们把Flyme Auto系统也在所有新产品上进行搭载,让客户都有很好的体验。
2、有两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您,咱们在前段时间智能发布会上要打造AI科技车企◆■,您觉得必须具备哪些能力,或者取得哪些成果才算是成为一家AI车企?第二个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吉利在出海战略有哪些调整?如何更好地实现走出去?
比如说神盾短刀电池,它的密度更好,性能更加安全,我们在市场做了很多调研,长刀的设计时间长了以后容易变形、容易鼓包,一鼓包就不安全,薄了以后内阻会很大,我们通过整个技术的设计◆★◆★■,一个是把它的体积做得最优,所有短刀的长度做到580mm★◆★,比行业短40%左右◆★★★■,但从厚度做到18.2mm,也比行业厚50%,无论是耐久性还是安全性等各个方面的性能都会有大幅度提升■◆◆★◆。总体上来讲★◆■★,我们现在神盾短刀电池的电芯生命周期可以跑到100万公里以上,这种安全性给产品带来非常大的实用性,这种价值感非常强■◆★。
吉利在燃油车一定还会有更大的投入◆◆■★,新能源如果是60%,燃油车就是40%★■,我们也会保证60%和40%的能力,随着行业的变化★★■,就按照这样一个模式加强我们的产品布局,不会把产品逐步逐步减少。我们认为整个客户的需求一定是多元的,我们的宗旨就是要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此外,他详细阐述了吉利★★★◆◆“安全平权”的智驾理念◆★、全球化市场拓展的阶段性成果,以及面对行业“内卷”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原因。
4、您之前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到过会加强燃油车的份额占比■★,这个加强会加强到什么样的程度◆★◆■■■?在集团业务规划里面■◆,是否明确了燃油车的业务和份额的占比?
在大算力方面★★,我们在2022年发布了星睿智算中心★★★★,发布的时候★★■,我们的算力达到82亿亿次/秒,在2023年我们升级到102亿亿次/秒◆★★★,算力布局在不断提升,在2024年《台州宣言》发布以后,我们必须从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我们要“战略聚焦、战略协同◆★◆◆、战略整合、战略人才、战略稳健■★”,通过五个大战略加快新能源发展★★◆■■★。
淦家阅:2024年◆★■■◆,对吉利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吉利战略转型有了一定成效的关键之年★◆★★,我们在2024年总的销量完成217◆■★◆★◆.7万台,比2023年的销量同比增长32%◆■■★,同步我们新能源的销量达到88.8万台,这跟同期比增长了90%多。您刚刚提到一个是利润的问题,其实利润最主要的是销量的问题★★■■★,当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化以后◆■■■★■,我们的整个表现一定会比较好,正是因为总的销量增加★◆■◆★,以及新能源的销量增加,能够快速地让我们的产品进入到比较好的表现。
淦家阅:关于AI,实际上是从全域AI角度如何赋能整车。我刚刚讲的AI可以在很多智能化场景上有很多很好的应用★★。AI对汽车来讲,就是从开发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赋能,同步地,我们在售后服务也会有很大的赋能,从开发阶段到客户使用体验阶段◆★,再到产品的服务阶段,全过程、全价值链都会有AI的赋能。
3、去年中国汽车产业内卷非常厉害,但是财报显示吉利净利润增长200%以上■◆■★,为什么能实现这么高的增长?我们是不是已经走出了内卷的恶性循环?
本次访谈围绕吉利在智能化■★★◆■、新能源转型、国际化布局及燃油车市场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淦家阅回顾了自2021年提出的“智能吉利2025”战略实施成果★◆,强调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终极形态,并介绍了吉利在算力★■★★◆、大模型、数据闭环等领域的领先布局。
在这方面上我们的新能源,从算力上来讲,我们就从去年开始打通了算力共享,建立了算力联盟,成立了智算中心2■★◆■◆.0★■◆■◆,我们这个算力达到23★■★◆.5EFLOPS★■,这个在中国汽车行业里面排在绝对的第一位,有了算力的基础■◆■■◆★,在大模型上,我们要有更多能力■◆■,吉利在大模型,无论是通用大模型和垂类大模型相结合■■■★,让整个产品都会有非常好的提升■★◆◆◆。
吉利在智驾推出的时候,一定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安全需要什么来支撑呢◆◆■★★?就刚刚我们讲的,有一些基础技术底座来支撑◆★,如果没有大算力的支撑◆■★★,或者没有大模型支撑,没有大数据支撑,想一夜之间把智驾做得很安全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一定要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来推动智能驾驶的发展★■★■。
在这些方面■★★◆◆,吉利首先就是要在安全平权,安全不平权的智驾,我们认为是一个基座不稳的空中楼阁。
其实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模型,我之前一直强调的星睿AI-Drive大模型,也是我们自己开发出来的。因为智驾的训练最多的就是大数据■■◆◆,需要很多大数据,场景数据从世界模型上来讲,我们是很难穷尽得到的◆◆★,但是我们通过AI-Drive的虚拟可以自动生成很多场景模型,只要你能想象得到的场景,我们都可以给你用数据生成出来。当然它还有一个自学习,自己生成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工况,通过这种工况把整个世界模型跟现实当中采集到的模型结合起来★■◆,就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世界模型,通过这个世界模型就可以快速地训练我们的智驾,这些数据就可以让智驾的能力快速提升★■★◆◆,它的能力可以让智驾训练速度提升30倍以上◆★■■★,跟别的企业来讲我们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也是背后的支持,就是我们的算力★■,包括大模型能力。
当然,还有在南美、非洲这些国家,我们也会全面布局我们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会同步布局◆■,特别是在巴西,我们也会借助雷诺的资源,在产能上有一些合作,还有经销商资源的合作,都会进行比较好的推动★★,加快我们在本地化的推动。
在采访结束后,也有媒体问:◆★◆“吉利会退出燃油车市场么★◆■★”◆■■★,淦家阅用“我觉得不会”做了明确答复。
总的来讲,吉利就是从这三个维度推进了发展,这几年把智能化推进以后,银河的品牌依据这些产品智能化技术以及三电技术,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当然三电技术就是■■◆◆■“一网三体系★■■★”里面的智能能源体系。
淦家阅:谢谢◆■◆★★,首先感谢各位媒体老师对于吉利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吉利发展到今天,始终都离不开各位的支持。
淦家阅也回应了外界关注的燃油车市场定位问题,重申吉利将坚持“多元需求满足”战略◆■◆■■,新能源与燃油车协同发展★◆◆★。
2021年,我当时刚刚上任吉利汽车集团CEO的时候,讲了一句话,我说:产品做好我们企业来负责◆■★◆■,但是企业产品的品牌提升还是靠各位的支持★■◆★■,的确,一个产品能不能在市场卖好,一个是产品技术■■■■★,第二个是产品品牌,这两方面都非常关键■◆◆。
千里浩瀚分为H1、H3、H5、H7、H9,我们最低版本H1算力超过100TOPS★■,H3达到128TOPS,H5★◆★■★■、H7、H9都是用英伟达的芯片,最高达到L3的能力★◆■。吉利智驾方案一定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安全作为底座■◆■,再满足各个层次不同的需求,可能体验会有不同,但是安全绝对是平权的◆■。
第二个◆★,我们的智驾为什么叫千里浩瀚?也跟各位做一个简要汇报★■,千里代表了AI的技术,代表了算力,我们把AI技术和算力结合起来,再加上浩瀚优秀的智能驾驶算法,把这几块结合起来以后,我们的智能驾驶能力将会在整个行业里面进入第一梯队◆★,包括刚刚发布的L3级的智能驾驶技术,今年也会在极氪与领克的不同车型搭载◆■。
第二个◆■,从区域的角度看,在东欧那边■◆■★◆◆,我们的销量确保在中国品牌里面做到前三位,保三争二■◆■★◆■。另外,亚太这一块◆■★,要打造成吉利出口的第二个10万+级的市场。无论是马来西亚■◆◆■◆、东盟区域★◆◆,包括澳新区域,加起来一定要打造第二个10万级的市场★★。
比如在售后■◆★◆◆★,我们现在很多产品都是做到远程诊断。以前最原始的产品出现问题以后,可能还要把产品发到工厂来,工厂通过很多方式再来解析零部件的问题,一个周期过来以后,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现在很多问题几分钟就可以迅速找出来,甚至在产品快要发生问题之前,就可以预警它有哪些问题,这种能力就会让整个产品在客户使用阶段,很多问题就可以提前预警出来◆★,我们也可以预防掉,这样远程诊断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AI的赋能未来我相信对整车会越来越厉害。
第三个,在中东,吉利产品一直在那边销售还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在中东未来要争取在中国自主品牌在那边销售排到第一位。欧洲那边,领克会持续深化。
还有一个智驾平权问题,吉利做所有产品逻辑跟其他产品有不一样,我们做所有产品第一要素就是安全■◆◆■,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产品不安全★■,或者它的质量不合格,这个产品就会变成0★◆★◆,对用户是0价值或者是负价值■◆。我们始终认为,产品安全一定是要排在首位的,只有安全以后,这个产品再来讲体验,安全是底座。